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合肥通用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堅決貫徹“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將開展黨史學習作為全院課程思政提質提效的有力抓手,在日常教學中融入黨史學習,使黨史教育在我院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近年,課程思政建設已經成為學院黨委“三全育人”大思政構成的生力軍。學院充分利用舉辦方——合肥通用研究院的專家“智庫”優勢,共享研究院各行業專家、教授的教育資源,邀請他們通過講課、講座、報告會的形式,幫助學生分析行業發展的最近動態,反饋企業急需員工須具備的專業知識、操作能力和職業素質的用工信息,既拓展師生的專業知識、加深對行業現狀的了解,同時專家們的敬業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也充實、豐盈課程思政的內涵建設。讓課程思政發揮系統性、全覆蓋“多兵種作戰”優勢,改變過去思政課程的“扁平化”“單一性”模式,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使課堂教育與社會服務有所接軌和融合,為學院的課程思政提質提效,從而使學院作為一所企業辦學的理工類高職院校在秉承“工程師辦學”的獨特基因、肩負“立德樹人”為國家培養經濟發展需求的一線技能型人才方面,能夠更好地履行責任、光大使命。
6月4日下午,學院黨委邀請院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田旭東教授為學院學科帶頭人講了一堂豐富生動的《學黨史 增智慧 見行動》黨課。田教授帶領大家回顧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苦難中創造的輝煌歷史;解讀了黨的精神譜系中的愚公移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體現了共產黨人具有遠大目標、堅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擔當、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和“功臣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無私奉獻情懷,我們應從愚公移山精神中汲取啟示:一是認識到改變就是希望,變化是活力的體現。細微之處見真情、見溫度——教育者要關注學生身上的細小改進,通過及時給予肯定與鼓勵,引導學生樹立“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的信心,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原動力;二是從改變自己開始。要通過黨史學習提升思想境界,加強自身建設。作為“為國育人、為黨育才”的教育者,要身體力行為學生做典范,要做到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三是越是困難時刻越要激發正能量,保持定力,朝向正確方向前進不動搖!秶H歌》唱出了共產黨人的宣言“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一百年的奮斗史正是這么做的。作為一名受黨培養教育多年的光榮的人民教師、一名共產黨員,更要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創造條件,把教書育人的各個環節做實做深做細,努力為國家建設培養新時代大國工匠;四是須時刻反思,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教育工作者既育人也育己,要充分認識到“育”是一個自我修煉、升華的過程。從念頭到信念再到信仰,絕不是一朝一夕,絕不會一蹴而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從最初偶然一現的念頭,發展成為再堅持一下的態度,到養成良好的習慣,上升到穩定的認知,最終形成堅定的信念,這既是我們做人做學問所需品格,也是當代教育者所應具備的品質,更是我們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要遵循的教育規律。

專家進校園講黨史,可謂學院課程思政的生動一課。為全院教職工構架起向專家學習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幾十年坐冷板凳也不放棄對專業的研究與追求、對黨和國家實業建設的無私奉獻精神學習的橋梁。今后,我院將繼續聘請專家講黨史,作為各科教師集體備課的一項特色作法,使之成為課程思政中富有活力的組成部分。不斷提升政治站位,在課程思政中傳承紅色基因,汲取更豐沛的精神力量,使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思政相互融合、互為促進,助力課程思政提質增效,為育人興院發揮重要作用。